写作绅士,读作丧尸 X岛揭示板
 首页版规 |用户系统 |移动客户端下载 | 丧尸路标 | | 常用图串及路标 | 请关注 公众号:【矛盾苇草】|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常用串:·豆知识·跑团板聊天室·公告汇总串·X岛路标

No.50877036 - 无标题 - 音乐


回应模式
No.50877036
名 称
E-mail
标题
颜文字
正文
附加图片
黑喂狗!
本版发文间隔为15秒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0:25:15 ID:CsPsFP3 [举报] [订阅] [只看PO] No.50877036 [回应] 管理
这里是学作曲的小肥,各位有什么感兴趣的音乐话题吗| ω・´]

个人简介:作曲本科/作曲理论硕士,熟悉西方古典音乐、20世纪现代音乐及相关理论,不太擅长流行音乐。目标是做音乐老师,帮助专业及非专业音乐学习者、爱好者们解决学习与欣赏音乐的各种实际问题。同时希望喜欢音乐的朋友来和我聊天!

之前在其他地方也发过串,不过人很少。这边会先把之前发过的有意义的内容先搬过来,这些内容都是我认识的音乐爱好者朋友们在自学音乐的道路上遇到过的一些共同的障碍。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0:25:56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77055 管理
Q:我很想学音乐,但是感觉五线谱好难学,应该怎么办?


A:从小学习乐器的朋友可能会觉得看五线谱没什么难的,也理解不了为什么其他人会有看五线谱困难的问题。因为对于从小学习乐器的人来说,五线谱已经成为他们的“母语”了,以至于看乐谱和看汉字的顺利程度差不多。而对于没有音乐学习经历的朋友来说,五线谱就像“外语”,每个人在阅读外语文字时都会觉得困难,这是正常的。

我认为乐谱本身并不难阅读,记住规则反复练习到熟练即可。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的最低学龄普遍在4岁左右,既然四五岁的小朋友都可以学习和理解五线谱,大朋友想必也可以吧。其实之所以会有人觉得五线谱很难学,是因为他们缺少应用五线谱的环境。就像是任何一门外语学完以后,只要缺乏应用环境不经常使用就会很快被遗忘。音乐也是一门语言,学习音乐和学习任何一门外语所需要的锻炼没什么两样,因此学习音乐也可以参照“听说读写”的多面训练方法:

“听”指的是你需要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去帮助你主动或被动地频繁聆听音乐,就像学外语需要外语环境一样。这一点对于拥有现代电子设备的我们很容易做到。

“说”指的是有目的地演唱音乐,唱任何你喜欢的旋律都可以。可能很多人觉得无非是唱歌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其实不是的,唱歌甚至可能会难倒一些非声乐专业的音乐专业学习者,很多人是开不了口的,尤其是学乐器的学生,因为乐器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义肢”一样,他们在潜意识当中已经将乐器与音乐联系起来,让他们用乐器演奏音乐很容易,然而他们已经习惯于用义肢来行动,真要让他们用自己的器官唱点什么反而会非常别扭。有些演奏专业的学生唱歌是会跑调的,不是在开玩笑。
非音乐专业的朋友一般都有种音乐生唱歌都好听的错觉,事实情况是也有唱得很烂的。反而大多数音乐生都会弹一点钢琴,可能弹得不太好,但一般都弹过。钢琴对于音乐学习来说真的非常重要,无论他学哪个专业。

“读”指的是通过音乐的“文本”也就是乐谱来还原出音乐。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因为当我们唱歌时,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依赖乐谱的,往往是以听记、跟唱的形式来记忆旋律。也就是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唱歌绕过乐谱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他们认为五线谱难学的原因之一。为了有目的地对读谱能力加以训练,我会推荐所有想要熟悉五线谱的朋友学习钢琴,因为钢琴是最实用的多声部乐器,练钢琴不仅可以锻炼到读谱,建立读谱-演奏-听觉反馈的通路,还有助于形成调性感与和声感,对理解多声部音乐起到重要作用。

“写”包括两点,听写和写作。听写指的是将听到的音乐用五线谱写出来,完成声音与乐谱的转化,这个练习通常由视唱练耳老师来帮助你完成,自行训练的话可以通过扒谱的方式。扒谱是非常有用的练习,我自己也经常闲着没事就扒点什么。写作则相对来说需要更高的能力,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用外语写作是很困难的,哪怕是母语者,想要写出优美的文字也不容易,可能还需要一些天赋。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句法、文法的学习至少写出流畅的文字。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学习作曲学习的也是音乐的句法之类,最核心的创造力还是要靠自己了。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0:27:10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77090 管理
Q:零基础想学习乐理,推荐教程?


A:好和弦的所有视频,包括且远远超出了任何一本普通乐理书上的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只要有人问我怎么学乐理我都推荐好和弦,因为我找不到不看好和弦的理由!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0:27:33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77106 管理
Q:零基础想尝试编曲,应该怎样上手?


A: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只能说点大概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可以询问其他更专业的人。

客观来说,编曲并没有非常高的门槛,非专业者也完全可以做,我认识很多从业者都不是专业出身。虽然专业知识的学习无疑是有帮助的,但绝对不是不学专业就完全不能做。我甚至支持初学的时候全凭想象瞎做,等发现自己哪里有欠缺再去补习也不迟。不要被庞大的知识量劝退,兴趣无论何时都应该是排第一位的。

首先需要选择并安装你的编曲软件,我们通常叫这些软件为宿主或者音序器。主流的编曲软件PC端有cubase、sonar、pro tools等,mac端有logic等,以上软件都适用于制作流行或影视配乐风格的音乐,还有一些更特殊的软件,如制作电子音乐的ableton live、制作8bit风格音乐的Famitracker、可视化编程工具pure data等。
(这些软件通通都有破解版可以白嫖,尤其最近俄乌战争,破解版还是被黑客优化过的,非常良心)

然后你需要一些音源,可以在midifan之类的编曲论坛上寻找,记得下载一个叫kontakt的采样器,它可以挂载你下载的音源,也可以用来帮助采样。如果嫌收集和下载资源太麻烦,也可以上淘宝买别人做好的音源包,直接买整个硬盘即可。不过前提是你需要一台内存超级大的电脑用来装这些动不动几十G的大包袱。

最好有一点乐器基础,比如钢琴、吉他之类的,没有也行,做编曲的也有完全不会乐器的人。然后学习一点基础乐理、和声学、配器法、声学相关的知识。不要只关注传统音乐理论,补充流行音乐相关的知识也相当重要,比如爵士理论。不用学太多,因为知识是永远都学不完的,把时间一味花在理论学习上会消磨热情。当然,如果你本来就对此感兴趣就另当别论。

以上工具全部具备之后,就可以真正开始学编曲了。学编曲最笨但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扒带,因为想要快速地搞明白音乐是怎样构成的,一定是通过结构音乐。初次尝试一定会经历困难,要相信坚持就会有收获,只要把扒带做好,很快就会掌握要领的。

至于网络上的教程看看就好,软件操作可以学,其他东西不要全信。那种付费教学班一定要谨慎,很有可能是坑钱的。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0:29:00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77147 管理
Q:我想写音乐但是不知道该怎么下手,请问我应该先学哪些乐理作为基础?


A:现在就可以写,现在就开始写,啥也不用学。

岛上有那么多写小说的肥肥,有几个是学过小说创作理论的,不都是想写就写了嘛。

我并不是在反对学乐理,学乐理可以作为欣赏音乐的辅助工具,但是指望学乐理就能学会创作的话那是不可能的,请尽早放弃这个想法。

我在学校里面的时候,听到的最多人讨论的问题就是:学理论到底能不能帮助创作?既然大家都这么问,那就一定有问的原因,如果大家一致同意学理论有助于创作,并且在实际创作中的确感到作用非凡,那么这个问题根本就不会被大量讨论,大家都默认的事情,是没什么讨论的必要的。然而实际上,多数人都对此有疑惑,可感觉上好像又应该是有用的,不然我们学这么多年这玩意,到底是为了什么?作为曾经对这个问题深感疑惑的学生之一,我研究生阶段选择了理论方向,为的就是找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这里我把我的答案告诉你们:

创作和欣赏是两回事,创作是产生音乐,欣赏是接收音乐,这是两条不同的路径。如果你不知道该怎样去写,那就是听的还不够多,请现在就去接触音乐,去听音乐、弹音乐、唱音乐,直到想要写音乐为止。能让你产生创作欲的不是理论,而是真正的音乐。

音乐理论起到的其实是将音乐语言翻译为自然语言的作用,也就是把抽象的音乐用更好理解的话语重新描述一遍,作为人与音乐之间的中介和引导。而音乐理论的阐述者实际上扮演的是翻译官的角色。
比如,我们用中文描述牛奶:牛奶是一种白色的、浓厚的、香醇的液体。
无论描述得再详细,看文字和直接喝牛奶的体验还是完全不同的。
音乐是需要被听的。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0:29:40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77167 管理
Q:对和声苦手,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和声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中去,怎样有效学习和声?


A:我遇到过相当多的学生哪怕学了理论,也不知道怎么用到实际创作中。这个问题的原因其实还挺复杂的。首先,国内学习传统和声是有点“平地起高楼”的意思在里面的。上个世纪我们国家从苏联学来的工业化办学理念辐射到了所有的学科,这是一个大环境问题。而且中国的传统音乐本身就重视单旋律且没有和声观念,也不像西方的学生先学圣咏、数字低音等知识作为基础打底,在这种情况下,上来就学四部和声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无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其次,传统和声实际上还是属于风格模仿写作。大概就相当于,在语文课上学写唐诗宋词一样吧。这些知识距离现在的创作有相当的距离,很难直接应用,所以有很多人都觉得学校里学的东西没用。

最后,书面化应试化的成分太多,实际操作反而很少学。键盘和声课几乎很少有人在教。之前我有说过,学音乐一定要听说读写同步进行,学和声也一样,不在键盘上实操几乎等于白学。但不知道为何,说是学生不感兴趣也好,学校不教也罢,实际上有在进行科学地练习的学生是非常少的。

相对来说,钢琴基础比较好、而且自身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哪怕从来没学过和声,也基本上都不错的和声感觉,能为旋律配出流畅的和声。这得益于他们多年的演奏和听觉经验。有了这些实际音乐经验,这个时候再学和声会相对来说容易很多,也更好理解作曲家的写作意图。

试想,我们作为中国人,谁学汉语是从语法开始学的呢?都是家长怎么说,我们就跟着说,慢慢地形成语感,然后再学语法句法,而不是反过来。

总而言之,先听音乐,积累感觉,再学理论,绝对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事倍功半。从开始学音乐理论到完全理解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漫长到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个“我以为我会了”“我以为错了,其实我还不会”的阶段。古典音乐的规矩非常多,非常复杂,这个过程没有实际音乐演奏和聆听经验作支撑的话,是完全不可能跨过去的。只是背下书本上的知识,不从实际音乐中寻找源由,永远不可能真正理解音乐。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0:30:12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77181 管理
Q:怎样练习即兴伴奏?

首先,钢琴水平大概决定了即兴伴奏能弹出什么水平,所以钢琴是一切的基础。有中等或以上程度是最好的,车尔尼299的水平已经足够应付大多数的伴奏。

其次,基础的和声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大多数想学即兴伴奏的朋友已经学过传统功能和声了,所以我个人更加建议学习数字低音。数字低音是专为键盘设计的应用和声技巧,据我所知台湾的钢琴专业学生是必修数字低音的,国内学校可能要到研究生阶段才会接触。不过数字低音并不难学,比传统功能和声要容易上手多了,实际上在国外的学习顺序中,数字低音都是先于传统和声的,我们国情特殊,先学了难学的。学过传统和声基础的朋友都会学得比较快,没学过传统和声的朋友也可以直接从数字低音开始接触,当作传统和声的预备知识来学习。

最后,熟练掌握即兴伴奏三种基本的钢琴伴奏织体:柱式和弦式、琶音式和混合式。混合式就是前两种的结合。多演奏主调钢琴作品、艺术歌曲以及二重奏的钢琴声部以增加织体感觉,尤其是小提琴二重奏相对简单,可以用来当作视奏练习。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0:30:42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77195 管理
Q:我想创作xx风格的音乐,应该怎么办?

A:之所以很多人会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大多数想要开始音乐创作的契机,可能就是因为某个特别喜欢的作曲家、音乐人,或者喜欢某种特定风格的音乐,我自己也是这样开始决定学习创作的。

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朋友,我依然还是推荐之前在串内推荐的基础学习法。那套方法适合任何学习阶段的朋友,音乐基本功没有练够一说,只要还在学音乐,就要一直不停地练,我自己也是同样。对于有一定音乐基础且能力比较强的朋友,可以直接上手开始凭灵感创作,虽然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但只要是技术性的障碍都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只要不停地学习,总会有解决的一天。在这个问题中,我更想强调的角度是音乐的视野。

作为现代人,我们平时所被动接受的音乐风格是“混沌”的,掺杂各个时代和地区音乐的特征。没有经过音乐史和风格模仿学习的情况下,凭自己分辨哪种风格的源头是哪里几乎不可能。对于未经系统性学习的朋友的创作来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其实是风格混沌,或者音乐过于单调、音乐性不足,不知道从哪里获取新的灵感。

所有的音乐风格都是一种历史,而创作音乐却不是简单地复制历史。所以一定要多听音乐,任何风格类型的音乐都要听,每一种音乐的风格,哪怕并不喜欢,把目标设定为把握现今地球上出现过的所有创作,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充分了解整个西方音乐发展史也是必要的,抓住音乐风格的脉络变迁,就能理解为什么会在某个时间流行某种东西。接触和涉猎西方以外的民族音乐同样重要,包括中国、印度、中东国家的音乐,它们多来自民间,有着与主流音乐完全不同的风貌,说不定是更加贴近现代人理想中的声音。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待自己喜欢的音乐,你一定不会盲目地认为除了这种音乐,世界上就没有其他可以吸引你的音乐了。这个过程会漫长又迷惑,但这是真正的音乐世界,希望所有人都有勇气探索它。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0:31:19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77213 管理
Q:如何分辨一首歌的风格是什么?如何分辨曲风?


A:实际上,风格的确定是从一个特定的时期的某几个特定的艺术家的作品为代表,从他们的作品中提取一些特征作为整个时代的大风格的特征。比如我们现在说,古典音乐(指狭义的古典时期的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实际上古典音乐时期的音乐家除了这三位以外还有很多很多,只是他们不能像这三位一样在音乐史上流芳百世。当我们选择一部作品来诠释古典音乐这个风格,只会从三名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的作品中选择,而不是选择一位同为古典时期的不知名作曲家,因为哪怕他创作的确实也是古典音乐,依然会被认为不够具备代表性。

所以,风格其实是一种失去流行的特质之后才能真正确定的东西。当一种流派还在被创作和发展的时候,它的特征和定义随时可能发生改变。有些歌曲的风格很难分辨,是因为许多所谓的风格流派本身就没有很明显的区分,尚未形成”生殖隔离“,作曲人非常容易将它们融合并作出改变,并借此发挥个人特色。所以我倾向于分不出来就不分,没有必要给当代流行的任何东西作明确的定义。

如果是以学习和认识某种风格为目的,我推荐选择该风格最有代表性的音乐家的作品挨个听一遍,记住了某个风格代表的音乐家就等于记住了这个风格。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0:32:35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77256 管理
前几天和朋友聊到的听力相关的问题


其实一般人不太关心这个,也没有什么机会知道自己听力水平如何。与此类似的是色感,相较而言色感比音感还要更加显而易见。

美术生应该都知道,有许多人是学了画画之后才发现自己是色弱的。色弱在平时生活中基本没什么机会知道,因为他们平时能分辨出大多数颜色,可以正常生活,只是对于特定的一些颜色分不清楚,比如很难区分绿色和蓝色、红色和紫色等等。这种情况如果还想继续走美术道路只能转去学雕塑,因为只有雕塑不考色彩,甚至有听过美院雕塑系一个班有大半学生都是色弱的传说,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说回音感的问题,有些人认为自己是音盲,其实不是的,他们只是音弱。音盲在我看来就是连上下高低都分不出来的,这种人几乎不存在,至少我从来没有见过,众所周知,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部分地区方言还有更多的声调,中国人天生就能分清声音的高低。但是音弱就不少了,而且种类五花八门,程度也有浅有深,有只能听出高低、分不出来具体的差值(音程)的,有能听出单音、听不出复音的,有只能听出钢琴、换个乐器就听不出来的……无奇不有。

音乐的专业中有没有像雕塑一样的避风港?很遗憾,没有,上了这条道你就无路可走,只能硬着头皮学下去。由于听力是在5岁以前就决定好的,听不出来就是真听不出来,就算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改善的程度也是有限的。所以考核中通常不把听力作为一个绝对硬性条件,除了视唱练耳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视唱练耳分数占比都不是很高,即使是对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作曲专业,也不会出现视唱练耳不好就绝对考不进的情况,听力好当然会更有优势,如果实在是不好,也有办法蒙混过去。无论哪个学校,视唱练耳最不好的一般都是声乐专业,考核标准往往也是最低的,可能和专业外的人想象中不太一样。这跟声乐专业学生平时不爱看乐谱、不建立演奏-听觉反馈有很大关系。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听力水平如何,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视唱练耳视频来测试一下,不过其实还是很难快速判定一个人是不是音弱的。有些人只是对听力测试的模式不太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听出来了。但是还有一些是无论如何就是听不出来的,可能是先天因素,大脑对声音方面的分析能力不强,也有部分是心理上的原因,有些人出于对听音测试的惧怕而导致抗拒和躲避。而且音弱对日常生活不造成影响,哪怕是也没有什么关系。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0:33:33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77282 管理
关于绝对音感


说来奇怪,每当我刚认识一个新朋友,知道我学音乐后的第一个问题总是我有没有绝对音感。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问了朋友“你是从哪里知道绝对音感的?”我这才知道绝对音感在柯南剧场版里有出现过,以前一直很意外为什么这个相对来说算是比较专业的词汇竟然被那么多专业外的人熟知,原来如此,谢谢柯南

绝对音感的概念一般会和相对音感同时提及。请让我举例来解释这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设想你去唱卡拉OK的情景,有一首你很想唱的歌,但调子太高唱不上去。这时,你通过“降key”的操作把曲子降下来,然后完美地把想唱的歌唱了出来。

曲子的原调确定某个key(调)上,每个音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动的,这就是“绝对”的概念;而将曲子的key抬高或降低,曲子的整体高度改变,但曲调本身不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相对”的概念。

曲调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符以不同的节奏排列组合而成的,因此只要音高排列的相对关系不变,我们就足以辨认出一首曲子。一般人都可记住音高和节奏的相对关系,并顺利地演唱自己听过的歌曲,但如果想要唱出原曲的key,就需要通过原曲伴奏的提示。绝对音感持有者可以将乐曲的key也记住,哪怕没有伴奏的提示,也能直接在原曲的key上唱出歌曲。

绝对音感通常在5岁以前就可以形成,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后天的练习就不再促进这项能力了。绝对音感持有者在自幼学习钢琴、小提琴等固定音高西洋乐器的人群中占大约15%左右,在所有人群中占2%左右(大概是这个数字……希望我没有记错)。也就是说学习固定音高乐器有助于绝对音感的形成,在音乐专业从业者中也不算是个很稀罕的能力。

拥有绝对音感在考试中容易占据优势,但有的时候反而是个debuff。在自然状态下,绝对音感可能会阻碍相对音感的形成,这就相当于你参加一场数学考试,其中有一道几何题要求你通过边角关系来计算某个角的角度。而如果你拥有绝对音感,就相当于你有一个量角器,然后你就不需要再做麻烦的计算,直接使用量角器就完事了。这是一个被动技能,你没有不使用量角器的自由,量角器会自动帮你量出答案,而且答案一定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你只是得到了答案,可那不代表你真的会正常的计算方法。过度依赖绝对音感会损失部分相对音感的感知能力,但是所幸相对音感可以通过锻炼习得。想要重获相对音感,需要有意识地花费一段时间来克服绝对音感的“拐杖”。

绝对音感的能力也有高低之分,最厉害的人可以一屁股坐在钢琴键上听出所有音,也有人只能听单音听不了多音。我个人是最多可以同时听六个音,再多就不行了,不过基本上也算是够用。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0:37:41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77388 管理
以上就是主要内容的搬运,希望收到你们的看法和见解,或者和我聊一聊(`・ω・)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01:41:59 ID:HjBSqP1 [举报] No.50878646 管理
如何看待流行音乐越来越注重声音设计和节奏,在和声和旋律方面变得相对简单|∀゚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13:58:31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87812 管理
>>No.50878646
您要找的是不是:汉斯季默|∀` )(不是
我也不知道怎样看待,可能这就是当今流行世界的大势所趋吧,也不光是音乐领域,其他也是一样,从短视频的风靡可见一斑。相信平行宇宙论的我认为一定还有其他流行音乐不这么发展的世界存在,但既然我们已经一脚踏入这个世界了,也只能按照它想要的方向继续前进……
不过严肃音乐对于传统遗产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至少不用担心它们会失传。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1(一)14:29:51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888658 管理
Q:想要欣赏现代音乐但是感觉听不懂应该怎么办?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才能听懂现代音乐?

A:之所以有很多人听不懂现代音乐,是因为现代音乐距离日常生活比较远。许多古典音乐爱好者们什么知识也不用学习,也能欣赏古典音乐,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听到的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写作方式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而现代音乐是一种专为打破传统古典音乐秩序、故意反其道而行之而诞生的存在,人都会难以接受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更难听懂现代音乐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想要听懂现代音乐,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建立听觉习惯。每天高强度听现代音乐24小时,大量摄入恐怖片、惊悚片、cult片、实验电影,直到对于现代音乐的诡异音响见怪不怪为止,你就能听懂现代音乐。
如果是想知道现代音乐是怎样写作的,现代音乐和古典音乐最大的不同是古典音乐作曲家是共性写作,涉及的音乐理论都差不多,但现代音乐作曲家都是个性写作,各有各的花活。因此建议从作曲家入手,探究你最喜欢的作曲家为音乐发明了哪些规则。最广为人知的现代作曲技法莫过于以勋伯格为代表的十二音序列技法,这只是其中一种,现代音乐的写作技法远不止十二音,还有很多别的。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2(二)19:56:09 ID:Up2AleS [举报] No.50923709 管理
https://m.acfun.cn/v/?ac=32921072&sid=5ad9ee34527d37cf
Po能来点评下我的歌嘛|∀゚
虽然已经挺久以前了不过还是想听听专业意见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4(四)21:20:48 ID:CsPsFP3 (PO主) [举报] No.50980029 管理
>>No.50923709

(=゚ω゚)=bbbbbbbbb 很棒的歌,旋律流畅,发展合理,和声也能听出来是有一些想法的
可惜感觉像是没有写完,如果能补全会更好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5(五)05:45:13 ID:Up2AleS [举报] No.50988802 管理
>>No.50980029
感谢(*´∀`)
说到篇幅这个事情…一方面也是当时懒了,另一方面歌词因为是托朋友写的,也不想给他太大工作量
不过老实讲感觉流行歌麻烦的地方有时候正好是设计曲子的结构展开什么的…其实确实应该尽量写完整长度的。我经常容易卡在副歌结束以后怎么接回主歌之类的这种地方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7(日)22:48:24 ID:UijfPsh [举报] No.51060596 管理
>>No.50877036
请问有没有知道:研究美国百老汇以及叮砰巷音乐的,主要是音乐分析的(就不是各种介绍的)书。
无标题 无名氏 2022-08-07(日)23:18:43 ID:UijfPsh [举报] No.51061590 管理
>>No.50877036
另:
分享Elena Obraztsova的专辑《An Evening of Old Romance (Live)》: http://music.163.com/album/84319625/?userid=1896474555 (来自@网易云音乐)
请问您知道有介绍俄语浪漫曲,就是流行音乐一类但是比较早(早于1950年晚于19世纪早期)的书籍,包括不限于音乐分析。以上音乐属于这类(大概?)。

UP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