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非二元性别论其实并不合理,特别是什么流动性别、性别光谱什么的。首先这完全就消解了性别的概念,如果没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性别,那就没有性别了。
其次,就算是相信性别光谱的人,当这个人在描述他所认为的某一性别的特征的时候,依然会使用标签叠加的方式,因为贴标签就是人类对不可量化的抽象概念进行逻辑思考的方式。而最可笑的一点就是,lgbt群体在反抗传统性别标签的同时,自身却是最喜欢发明和应用标签的人:铁t、熊、鹿、煮饭婆……他们只是在细化标签,并且潜移默化地被自己的标签规训了行为,以此来强化个人身份认同。
我认为,其实如此多的性别,其实不应该是和传统的男、女的两性标签同级别的概念,而是在男女之后的,进一步描述个人特性的细分标签。
为什么呢?第一,世界是物质的,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只可能是男或女,极少数会有男和女(futa)以及非男非女(太监)——因为人类的就是只有雄雌两种性器官,而性激素造成的影响是最明显和广泛的。通过生理的性征来判定一个人的性别,永远是最可行,且符合绝大多数人的现实情况的。
第二,性别标签永远只是最基础的标签,人们对它的子标签的认知中与性别标签的认知有冲突的部分,人们会自然地以子标签的特征为准。
举个例子:
女
女兽人
女兽人牧师
雌小鬼女兽人牧师
所以说,传统的二元性别论并没有局限住谁。我们完全可以把直男和男同都归入男性的分类下,这完全不影响我们对直男和男同这两种子标签的认知。
第三,那么非二元性别论者为什么要消解掉传统的两性标签?首先,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的是基于传统的二元性别的性别规训,有些时候这些社会性别认识会太保守了,不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现实——就比如说一个刻板印象规训女生娇柔男生阳刚,但现实中很多男生和女生都是在同一个办公室干着一样不需要体力的脑力劳动,那何来阳刚的脑力劳动?这种过于保守的刻板印象,当然是需要改正。于是非二元性别论者就希望通过消解掉二元性别,来直接消灭性别刻板印象。但是呢,社会主流的性别认识永远是二元的,因为社会需要延续,就必须依靠男性和女性的结合来延续后代,除非哪天机械飞升或者灵能飞升了。非二元性别论者的真正敌人,也并不是二元性别论,而是基于二元性别论的性别刻板印象。而改变性别刻板印象,也不是靠着消灭——按照我之前说的,性别标签会被子标签覆盖——性别刻板印象的真正症结其实是无法贴上子标签,也就是说:你当然可以认为女人就是应当温柔贤惠善良柔弱,但是如果你认为雌小鬼女兽人牧师还是温柔贤惠善良柔弱那你思想钢印实在有点强。
其次,性别光谱中的很多标签完全只是两性标签的子标签,甚至是子标签的子标签,有些非二元性别论者,希望通过消解掉传统二元性别,来拔高自己所认同的子标签的地位。就比如说有的lgbt群体推动了“其它”性别的厕所,这真的有必要吗?当你进入其他性别的厕所时,你依然会看到你不想看到的那个性别的生殖器,这和直接去很多地方都有的单间的无障碍厕所有什么区别?再者,厕所就是为了两性不同的排泄方式而设计的,你再认同自己是个男性,你没有牛牛你还是没法用小便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