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描 指令帮助 ---
使用方法:
/扫描 【端口号】【参数1=值1,参数2=值2...】 -标志
该指令会以某一端口所连接的黑针物理实体为中心,探测设定半径内的指定目标,包括生命体、能量信号,以及已登记的无机物。
上一次对该指令的配置更改发生在所处行星的528年前,添加了时间单位 拍 和频率单位 拍每天 。
以下是此次更改的附录日志:
//
拍这个单位用于表述精神体在稳定的节奏下,每个意识强度高峰之间的时间段。
这里提到的拍,时值设为通常来说的人类的一拍,也就是一天。
扫描得到的拍数则表示,这个精神体的下一个意识高峰和当前所处时间点相隔有几天。
拍每天是频率单位,是一天内,一个意识产生强度高峰的次数。这个单位用于表述精神体的意识节奏速度,能够标志精神在当前时间的活跃度。
我给黑针做了从1毫拍每秒到1千拍每秒的扫描功能,要是有时间,恐怕会做得更多吧。
越写越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神奇。
//
如果黑针存在多个物理实体类型的端口,则需要额外选择您想要扫描的端口号。
指令当前默认行为:
范围=200米 / 5拍
类型=全部
阈值=自动
可用参数:
范围=<数值>[单位]:自定义扫描半径。
已登记的单位:米,拍,拍每天。
增大范围和添加范围类型可能会降低精度,并且消耗更多能量。
类型=<信号类型>:搜寻特定类型目标。
信号类型可为所有已登记的信号类型。
可选用宽泛的类型:生命体、有机物;生物、精神体;
或更严格的类型:人类, 元素精灵, 动物, 机械生命, 能量信号;
登记过名字的生命体同样包含在内。
也可以直接探测全部。
阈值=<强度过滤等级>:设置允许纳入扫描结果的最低信号强度。
信号强度通常意味着目标的能量强度,如无特殊设置,黑针会优先显示信号强度高的扫描结果。
可选值: 高, 中, 低, 全部, 自动。
可用标志:
定位:尝试为扫描结果提供相对方位信息。
若使用这个标志执行“/扫描”,会切换扫描模式,并消耗较多能量。
若能量不足,黑针则会发出提示,切换回原模式继续执行扫描。
快速:进行一次快速扫描,排除已登记的黑针用户,返回最近或强度最大的两个目标。
追踪 【目标】:进行频率较高的重复扫描,得到指定扫描目标的移动路径。
输出到【端口号】:将扫描结果发给其他端口。
帮助:显示指令的帮助信息。
输出格式:
<目标类型> (<距离>,<状态>)
示例:人类女性 (10米,正在远离)
附带“-定位”标签:<目标类型> (<距离>, <方位>, <状态>)
输出方位会参考物理实体设备的摄像头朝向。
示例:人类女性 (10米,前方偏右20度,正在靠近)
附带“-追踪 【目标】”标签:<目标>(<路径>,<距离>,<方位>,<速度>,<状态>)
若结果输出到物理实体端口,路径会借助设备上的全息屏幕来构建地图,辅助显示。
若无特殊技术支持,在其他端口会将路径转化为文字并输出。
示例:人类女性 (在三秒内先远离1米后接近3米,10米,正后方,1.3米每秒 面向黑针方向,正在靠近)
示例用法:
端口1输入指令:
/扫描 【2】【范围=2米,类型=动物,阈值=低】 -输出到【2】
端口1的显示屏:
成功。扫描到2米内:
狗狗小黑(0.1米,静止)
端口2的显示屏:
来自端口1的扫描请求成功。扫描到2米内:
狗狗小黑(0.1米,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