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对母子为主体的远距离发信设施。
*注意:为确保通讯器的稳定运行,需定期检查孝子内部的「孝心」存量
孝子通讯器背后的原理是「痛觉互感现象」:对母子中的任意一方进行皮肤刺激,另一方的相同部位上也会感受到痛觉。
如果为人体划分区域,不同区域对应特定的字符,那么就可以在母子之间实现信号的传递——即使他们相隔千里。
实际上,大宋标准化儒学会(钦孝监)已经制定了一套对应关系。如今,任何标准化的孝子通讯器上都烙印有明确的黑线,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考虑到母子双方的性别不同,厂家并没有在性器官上烙印辅助线。实在是仁德之举。
小知识:最早的孝子通讯器,也称「啮指」级通讯器,相传由大儒曾子研发。但「啮指」级仅支持单向通讯,因此很快就被淘汰掉了。